时间:2022-08-20 22:11:31 | 浏览:438
每经记者:刘雅玲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来源:摄图网_500946735
我们认识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它的“标签”开始的:北京大气、上海奢华、深圳前卫、成都生活、重庆火爆、西安古朴、杭州温柔、苏州精致、武汉江湖……
而创造这些城市“标签”的,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
“由于中国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征的复杂性,任何同一性或特殊性都应在我们的思考范围之内。虽然微观历史对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或‘小历史’津津乐道,但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
在《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作者王笛看来,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所展示出来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我们认识当时乃至当今的社会、政治是不可或缺的。
《显微镜下的成都》,王笛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
作为一位出生于成都的历史学家,王笛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普通市民等小人物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新闻报道、图片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绘制出一幅中国内陆城市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
不同于以往通过“望远镜”进行的宏观观察,王笛用“显微镜”式贴近底层的心态和毅力, 让我们得以发现“无名之辈”们的生活世界,观察到“另一个中国”。
时至今日,一说起成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悠闲”。而让这种城市气质深入人心的代表性场所,就是茶馆。
如《显微镜下的成都》所说,全国大多数城市都有茶馆,但成都茶馆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渗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所以生命力异常旺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片)
街头巷尾,林荫树下,支几把竹椅,就是家茶馆。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茶馆就起源于四川。民国初期,成都茶馆已达454家,居四川之最。
成都茶馆为何如此之多?
王笛认为,这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式分不开。
成都及附近许多州县都产茶,又由于“民食鱼稻,无凶年之忧”,故形成“其俗好乐”的民风,品茗自然成为民众一大乐事。加上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消费城市,服务业、饮食业发达,传统社会娱乐活动不多,茶馆也就成为普通人消磨时光和相互交游的理想场所。
“一城居民半茶客。”老成都人喜欢到茶馆喝茶,究竟喜欢到什么程度?
以写四川乡土故事而著名的作家沙汀在1934年写道:“除了家庭,在四川,茶馆,恐怕就是人们唯一寄身的所在了。”1940年代曾在成都生活的小说家张恨水也观察到:“北平任何一个十字街口,必有一家油盐杂货铺(兼菜摊),一家粮食店,一家煤店。而在成都不是这样,是一家很大的茶馆,代替了一切。我们可知蓉城人士之上茶馆,其需要有胜于油盐小菜与米和煤者。”
当时也有很多社会精英甚至官方声音认为,茶馆是一个浪费时间和金钱的地方,甚至上升到 “少不入川”的劝言。但《显微镜下的成都》指出,茶馆不仅是一个日常生活空间,而且是具有各种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等多功能的公共舞台。
人们对茶馆“上瘾”,也不单单就是为了那一口茶。在信息不畅的年代,茶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各种新闻总是首先在茶馆里传播……一个人去茶馆犹如今天从报纸、收音机、电视获取新闻。”所谓“少城一日坐,胜读十年书”的说法,就源于此。
书中还写道,当时茶馆里主要有两种人,一个叫“有闲阶级”,一个叫“有忙阶级”。有的人在茶馆里休闲,有的人则是谋生,这两种身份可以随时互相转换。
茶馆像个市场,小商小贩在那里卖东西,还有掏耳的、算命的等等,是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聚集地。从事特定行业的人有他们固定的据点,比如做丝绸生意的、做大米生意的、卖瓷器的都会到某个固定茶馆去见同行,谈生意。有时候茶馆可能还是人力市场,人们可以到那里去雇佣工人。
时代变迁,成都闲适安逸的茶馆文化,没有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是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初期,成都的物资交流会都是在茶馆里面定期举行的,尽管后来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形式被淘汰了,但茶馆依旧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据统计,晚清民国时期,成都茶馆数量不过五六百家,2000年前后有4000多家,到2018年官方公布的数量已多达9900余家。
现在的成都,一些人会因共同的兴趣聚集到茶馆来,很多读书会、沙龙也在茶馆里举行。作为“会客厅”,跟以前一样,今天的成都人见朋友、见客户,经常也会选择茶馆。
在成都街头,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咖啡馆,一边是带着历史记忆的茶馆,在现代和传统之间,一起塑造着新的城市特质。
除了以茶馆为代表的慢节奏生活,外地人对成都的另一大印象,就是其旺盛的消费活力,这也是源于融入历史基因的消费文化。《显微镜下的成都》将视角对准街道——
据记载,19世纪中期,成都有400余条街道,清末5l6条,民国时期734条。在传统中国城市,虽然街道的基本功能仍然是交通,但人们也普遍将其作为自由市场和休闲空间。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商业最为繁荣的城市,街头是除了店铺外,最重要的商业空间。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28286
书中指出,成都与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房屋多平行发展,一般一层或两层,人们的住家与街面经常只有一个门槛之隔,因此街头的商业活动很容易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
人们只需走几步就能到街头摊点、茶馆、小店和理发店,这些地方不仅提供日用品,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也是社会交往的中。在外来人眼中,当时的成都街头总是充斥着行人、轿子、推车,“凉棚、幌子、大招牌、旗子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商业的发展,促生了丰富的街头商业文化。古代成都便形成了街头月市,是重要的街头商业和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在一年内参加12个月市,依次为灯市、花市、蚕市、锦市、扇市、香市、宝市、桂市、药市、酒市、梅市、桃符市。
费著曾在《岁华纪丽谱》中描述:“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凡太守岁时宴集,骑从杂沓,车服鲜华,倡优鼓吹,出入拥导。四方奇技,幻怪百变。序进于前,以从民乐。岁率有期,谓之故事。及期则士女栉比,轻裘袨服,扶老携幼,阗道嬉游。”
除此之外,一些街道变成了专门化的市场,如盐市、鱼市、陶瓷市、棉花市、牛市、猪市、果市、花市、柴市等。《显微镜下的成都》中提到,“不同的交易分别占有各自的空间,有的街由木工、靴铺、皮毛铺、刺绣、旧货、丝绸、洋货等分别充斥。”
19世纪末,一个到访成都的法国人十分吃惊地看到,“(街道)甚为宽阔,夹衢另筑两途,以便行人,如沪上之大马路然。各铺装饰华丽,有绸缎店、首饰铺、汇兑庄、瓷器及古董等铺,此真意外之大观。”
当夜晚来临,一些街道又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夜市:以东大街为中心,到20世纪初甚至扩展到走马街、青石桥以及东御街,商贩们在那里出售百货,顾客行人摩肩接踵。
现在的成都,依然有不少这样“接地气”的街名——许多由此而来的街名沿用至今,如盐市口、珠宝街、鹅市巷、棉花街、骡马市等。
各色各样的集市,成为城市景观和商业文化的一部分,也彰显了成都激烈的商业竞争氛围。“商人和小贩总是为使用街头的空间而争斗,店铺以其招牌、幌子、货摊、桌椅等把它们的“势力范围”伸展进入街道。”
尽管如此,《显微镜下的成都》指出,成都商人仍然保持着相互协作的传统,夏天一到,各商铺就会统一行动,搭凉棚以避酷暑。如一首竹枝词中所说:“万商云集市廛中,金碧辉煌户户同。春暮日长天渐热,凑钱齐搭过街篷。”
城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这种城市的人塑造的。从古至今,成都的性格和气质,藏于街巷之中,隐于生活细微之处。
“最宜居”“最具幸福感”“最具潜力”……成都身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标签,但在成都人眼里,脚踏实地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川菜由三大流派组成,分别是成都官府菜、乐山嘉州菜以及自贡的盐帮菜)老于曾经在四川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成都、都江堰还是重庆都给我留下了。成都,自古便是四川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成都菜一般也被叫做成都官府菜,它是川菜流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MAIGOO小编整理了成都十大美食及排行榜,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宫保鸡丁等成都经典的美食名菜,还有。成都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那么成都特色美食有什么呢。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风景园林中心所长冯黎表示,不论是作为普通市民,还是行业从业者,她都认为成都这座城市的绿意更浓了。金牛区公园绿道摄影胥议文城市绿意更浓成都建设全域公园体系2015年,冯黎从北京回到成都工作,就职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
赵雷的《成都》,更是让大家深信成都的生活只有舒适和躺平,是点亮路灯慢慢行走的街头,是玉林路尽头的小酒馆,于是桃花源变成了成都,往前一步北上广,退后一步蓉城里安居乐业。。当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多万,走到大街小巷都是人潮,你是否还坚信成都没有内卷,依旧躺平?
连日来成都高温天气“超长待机”持续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不仅让整个四川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的严峻形势也让成都平原臭氧污染风险加剧“要毫不泄劲、毫不懈怠、毫不放松,坚决扛起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争取更多优良天。”
8月11日0时,成都市风险区全部清零,城市运行和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目前离蓉政策:仍然倡导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域,若需离蓉的市民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哪些地方需要3天2检?
早上好!欢迎搭乘——“成都发布|新闻早班车”今天是2022年8月20日星期六(农历七月二十三)小布邀您一起每天几分钟,早知天下事!高温持续昨夜在都江堰和彭州山区有点分散阵雨7时全市气温在265℃上下预计今天白天气温24~41℃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防晒防暑降温哟~
成都是西部地区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重庆),是国内第四个人口过2000万的大都市,是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是国内最闲适的城市……成都身上的标签实在是太多了,就不一一在此呈现了。对成都这座城我是喜欢已久,一直是我旅行清单上必去的国内城市之一,
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在2021“迎冬奥·游四川”冬季旅游启动仪式暨四川冰雪和温泉旅游节、第八届成都创意设计周2021金熊猫天府创意设计奖颁奖典礼暨设计之夜举办之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推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10条旅游线
四川成都最有名的六大特色美食,全部吃过的,准是地道的本地人!说起成都,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成都美食,成都美食那可太多了,担担面、龙抄手、夫妻肺片……享受美食就是在享受生活,拒绝成都,就等同于拒绝成都美食,也就是拒绝生活。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副省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十大古都”之一。所以,此生建议一定要。成都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农业生产,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美食之都”美誉。
首先就是住宿问题啦~建议选择太古里、IFS附近,离春熙路、奎星楼、宽窄巷子、文殊院和一些必打卡美食都很近,地铁直达,赶时间的用滴滴出行都很方便下面就开始给大家介绍来成都一定要吃的美食啦:[双桥子公认第一的冒烤鸭]店名:伍妹烤鸭这家冒烤鸭是出
想必大家都早已知道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且又有众人皆知的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等著名景点,所以说居住在这里的人哪能不安逸呢。而在这份安逸之中,除了麻将、大碗茶之外,就最属这里的美食出名了,可是你们又知道在哪里才能吃到这。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来成都必点的7道菜,被称为“川菜之魂”,老板还以为你是成都人。四川的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吃货的幸福感。来成都千万不要只知道吃火锅,一定要品尝一下成都的名菜。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境内有着发达的农业和富饶的物产。富饶的物产养育了成都人,也使得成都拥有自身地方特色的美食。成都美食中最出名的就是菜品了,成都人爱吃辣,因此成都的菜肴吃起来非常香辣可口。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成都的8大名菜,吃起来口感非常不错